武当|太乙|内功|养生|道家|站桩|静坐|修真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武当文始派

 找回密码
 暂停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楼主: 四通八达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[复制链接]
41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7-19 10:13:58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4、太极桩法的练习方法简单化,太极桩的练习方式与其他任何一种功法的练习方式都有区别。首先,练习太极桩运用意识不要求练习者要怎样的入静,达到无思无虑的入静状态表,进而逐步地忘掉自己,让练习者进入无人无我、呼吸顿断的禅定状态。甚至是于天地相感知,与宇宙虚空合为一体的练虚合道的功夫最高境界。如果练习者达到这个境界反而会影响功夫上身的时间。不要求练习者入静,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比较容易上手了。虽然太极桩是一个内涵极深功夫,而且功夫本身的层次也是极高。其功夫效果堪称中国内功功法之巅峰。但是,就练习的风格而言,仍然属于战国以前早期简单的吐纳、导引,熊经鸟伸一类的功夫。单单从这一点也可以断定太极桩的产生年代的古老性。
由于太极桩简单易练,学习方便。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。重要的是显著的功夫效果。很适合当今社会的需求。在传授的方式方面,采取过去传授弟子特有的口传心授方式,力求练习者学下来,练得好,能够传下去。要让这一古老的非物质遗产得以延续。基于以上原因,太极桩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深受人们的喜爱,这也充分显示了武当太乙内功的传统文化的魅力。(待续)
42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7-20 09:55:53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二、但是太极桩的“软”的特点在改造人体方面有何体现,在武技方面有何体现,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?
上边我们已经谈论了武当太乙门功夫中“软”的含义。太极桩的“软”除了肌肉柔软、筋腱柔软以外,更重要的是关节的打开。事实上人从刚一出生的时候,身体各部的关节是很松软的。因此,小孩的抗损伤能力十分强。小孩手的力气也很大,原因就是全身的关节都比较松软,身体的整合之力较强所致。我在《栖心子问道》中说过:“祖师曰:“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;以太极桩为例:用功之时,必先以刚劲而用之,以求开筋、开骨之效。刚劲用后即弃之,弃之则松,松则柔。以刚求柔,以刚用柔,以柔用刚,刚柔相济,始合太极,浑然一体,其功乃成。”可见,太极桩的柔是为了更好的“刚柔相济,进而形成浑然一体”
人体的各部关节是为了更好的使人能够行动灵活。实现人的行动自由化,生活正常化,是保持人体生活正常状态的基本功能。然而,也是由于关节之间、肌肉之间的紧张,导致了身体综合力量的传导阻滞。身体发出十分力量,由于肌肉得紧张、关节之间韧带得紧张,传导之手上的力量已经大减。有关人的紧张可以造成力量衰减的实例随处可见。
太极桩通过行功心法,力求身体的肌肉、关节韧带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松软程度。这个程度越高,身体的六合一体之整力就越强。人所发出的打击力量就越大。那么,杀伤力就越大,这也是很多练习太极桩的学员能够在短期将木板插碎的原因。(待续)
43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7-21 10:25:27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太极桩的架子与其他门派的某些桩大同小异,并无太大区别。是什么原因--论坛中所说及的奇特效果在其他的功法中难以实现?
______________内功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从实际的练习,到内在意识的应用,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飞跃。最初的内功外形上一般身体的动作来抻拉、导引,来完成气血运行的。因此,被称为:“吐纳导引,熊经鸟伸”,后来,由于社会的发展,内功也从原来简单的肢体动作,逐步地加进一些意识活动。于是,内功行功的心法就产生了。内功心法实际是一个运用意识的变换,使身体内部机能充分的活跃,逐步地达到内功理想境界——六合一体。所以,内功成就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原因:1、功架的精准,2、心法运用得当。
太极桩的功架与世上的一些桩架确实大同小异。但是,在练习内功的问题上,一点小的差别,就会导致不同的效果。在太乙门中,有一些桩法要求很严格,手的位置,脚的重心身体是否前倾等等,一点微小的不同,就会导致内功上不了身。所以小异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截然不同。太极桩与其他最大的不同是内功心法,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证明了意识就是一种能量的源泉。它是一种能量,不同的运用方法,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,这是常理。
太极桩无论在功架方面,还是在内功心法的行功方式,与社会上的相近似的桩法都有很大差别。这些差别就使得原来这种应有的功能淡化了。(完)

44#
清心 发表于 2008-7-21 23:01:44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忙得有段时间没能上来了,今天上来真是受益非浅啊!
45#
莲藕 发表于 2008-7-22 10:01:18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多谢先生不厌其烦,令我获益匪浅。在某几点上颇有茅塞顿开的感觉,但是仍然存在几点疑问。希望先生能继续开示。
此处撇开外家拳不谈,近代内家拳代表,太极,形意(大成),八卦三大家中,
1、太极拳中有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中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。。。”;
2、形意拳中“即一顶、二扣、三圆、四敏、五抱、六垂、七曲、八挺”,
3、八卦掌中“空胸拨顶下踏腰,拗步屈膝抓地牢,松肩坠肘伸前掌,二目须从虎口瞧。。。。”。
4、大成拳中“肩撑肘横,体整如铸,假借宇宙无穷力。。”。
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此类文字也是一系列意识活动,网络上的文字,书籍上的描写,多如牛毛。
都在运用心法,为啥出不来功夫,通不了周天,软的,硬的,轻的都没有?
是心法不对,似是而非,以讹传讹?
还是教授者没有足够深度的理解?
46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7-23 09:15:54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问题越来越尖锐了。内家功夫的起源,世传大约在元末明初时开始在社会上流行的。其创始人为武当道士张三丰祖师。张三丰祖师在武当山“参天地日月之变,悟阴阳消长之玄机”内修登至无上化境,观白鹤青蛇搏斗。感悟竞技与太极柔化相同境界。由此,化集武当拳技之大成,由于三丰祖师所创之武技,以内在意识为主要的修持手段。以养生修真为最终目的。所以又称为“武当内家拳”张三丰祖师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。
武当内家拳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内功修持为主体。而内功的主要目的是养生、修真,开经络,练内气,循经导脉,与天地同参、与日月同证。武技的内涵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,不是最终的追求。因此,在入手的心法方面就不像单纯武术内功那样追求各种技击的劲法。而是以内气行经络,筋膜。让内气与筋骨自然的结合,让筋膜与内气自然的结合,达到内三合的高度统一。这时只要稍微做一下有关武术技击方面的锻炼。功夫就自然得上来了。
其实,很多门派都有内功传承,每代也均有大成者,只不过是极少数人而已,李仲宣老人在他的著作中也曾描绘过。每代只有一、两个人能够得到真传。作为传承者。只有这些传承者,才有可能窺到内功真髓。
不是心法不对,而是在应用时,可能有一些由于在传承的过程中流失,或者因为某些的原因偏离了原来的轨道。就像李仲宣老人讲的过去形意要站浑圆桩,现在是“万法不离三体式”这是大的差别。练习内功有一点小的差别,都会导致功夫两样。比如:身体的重心的问题,很多的流派都把重心放在脚后跟,这样利于武术的发力,虽然发力的功夫很容易练出来,但是,这种练习的方法却很容易大脑受到震动。如果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前掌,虽然避免了大脑受到震荡的可能。但是还会导致内气上升而引起血压的升高,造成高血压的生成。所以说功架的微小差别对于内功成就的影响是巨大的。至于心法上的差别,那将是不可想象的。
太极桩作为武当太乙门三大古老桩法之一,有它突出的的特点,就是全面的奠定武术、修真的基础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桩功,在武功方面,他的软、硬、轻功的特性,完全依赖于功架、心法的紧密结合。这一点与世面上所流行的抱球桩、浑圆桩都有很大不同。他是集吐纳、导引、观想、仿生为一体的综合内功,虽然桩架也很简单,但其本身的内涵极深。因此,能够达到世面上一些类似的功法所达不到的功效也很正常。
47#
莲藕 发表于 2008-8-20 10:21:52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内功的核心是心法,没有心法的内功练起来无疑是缘木求鱼,磨瓦成镜。
或者说心法不完整,残缺,不准确也可以导致功夫练出来的偏差。
无怪乎,传统武术与现代的技击术相对抗,一代不如一代。
加上生活节奏与社会使命的变化,时间上得不到保障,也就不难说传统武术在没落。
关注太极桩功很久了,说到此,按照个人理解,
心法就是有计划,有步骤,有节奏的推行内气按照人体自然生理结构循行的意识活动。
在先生解答之后,又拜读了了先生的文章《论太极桩功》,
我体会到,内气的循行完全是合于自然,合于阴阳,合于太极,与道合真的。
所以内气在循行的途中,展筋骨,开经络,通周天。实现了软硬轻三大类功效。
进而达到六合一体的境界。
心法是人天合一的一把金钥匙。
48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9-28 07:56:21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那么太极桩功是基础,还是关键呢?练了其它精修功法后,可以停练,或还是以太极桩功为主?
_______是基础,三大结缘功都是基础,初学者就应该从此入手。基础打好后才能修习其他功法。
49#
 楼主| 四通八达 发表于 2009-4-14 09:22:03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请教栖心子先生,有关太乙内功的一些问题

温故而知新!
老师讲得好:“太极桩通过行功心法,力求身体的肌肉、关节韧带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松软程度。这个程度越高,身体的六合一体之整力就越强。人所发出的打击力量就越大。那么,杀伤力就越大,这也是很多练习太极桩的学员能够在短期将木板插碎的原因。”
正是松柔做不到,就没有刚健出啊。
我们平时举手投足,肌腱,骨骼的运动都受到肌肉(骨骼肌)的牵扯,互消互长。
在这些容易紧张的部位浪费了很多能量,所以打击的力度损失殆尽。
祖师以大智慧,或用刚或用柔,或刚柔相济,以不同的力度将这些症结,不同的部位打开。而这些方法统称为心法。
经脉顺达通畅而演武,修真。
谢老师授此秘法于我等学子。
50#
栖心子 发表于 2011-7-25 08:00:45 | 只看该作者
老师 练习 太极桩 可以同时练习  胎息 么 谢谢
+++++可以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暂停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Archiver|武当文始派 ( 辽ICP备05002256号  

GMT+8, 2025-10-15 16:43 , Processed in 0.066550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