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当|太乙|内功|养生|道家|站桩|静坐|修真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5204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昔日龙吟虎啸 今朝月落星稀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栖心子 发表于 2008-6-22 10:26:5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昔日龙吟虎啸   今朝月落星稀——武术运动的流传与衰落梁英杰    武术,一般认为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战争,形成于奴隶社会,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,至明清形成高峰。从夏商周开始在军队出现了系统的武术训练,唐代出现国家选拔人才的武举制,宋元时期武术社团活跃于民间,至明清时期形成群星灿烂的辉煌时期,各种流派异彩纷呈,基本奠定了目前的武术流派格局。    《尚书·泰誓中》曰:“我武维扬。”武术是战争、搏击的技术手段,封建统治者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统治秩序,“武”是必不可少的工具,因此,必须提高武力和武术的技术水平。但是,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”,武术和游侠又是历代统治者的禁忌。由此,形成了历史上统治者对武术发展的两种极其矛盾的态度,这种矛盾形成了武术发展的大历史背景,直接造就了了武术发展的波峰浪谷。    同时,武术运动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规律。作为一种以肉体与冷兵器互相格斗的技术,击败对手是必要的自我保全手段,这决定了武术竞技的残酷性。同时,“止戈为武”又是武术高人一生追求的目标。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方术的一部分,由武入道,更是内家武术的高深境界。这种内在的递进逻辑,也在从内部影响着武术运动的发展。    总体而言,在内外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,武术运动在明清之际形成高峰,并随着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消退而逐渐衰落。在晚清、民国之际,由于武术运动向民间的扩展,形成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“复兴”,随后经历了一段低谷之后,如今已成为体育运动的一部分。严酷环境造就武林高手    冷兵器时代,“武”的高下实际上是“生存”的代名词。“武无第二”,打败对手才能生存,才能使财产不失,名誉不丢。为此,武林中人不惜起早贪晚,最大限度的、最大难度地强化自身的各种能力。正是这种严酷的环境和训练,造就了众多多的英雄豪杰。于是就有了郭云深、董海川、杨露禅……、才有了名震中外的霍元甲、韩慕侠、孙禄堂……    严酷的训练是成就“武无第二”的唯一途径。俗话说:“要想人前显贵,就得背后遭罪”。这句话更说明了武术界的过去。过去的武术界,不论是哪个门派,为了“武无第二”,为了更好的发扬本门派,光耀门楣,都是很下功夫的。    众所周知,清末时期的形意拳名家郭云深老先生,素以“半步崩拳打天下”而名扬四海。“半步崩拳”则是在狱中带着刑具每天操习,因刑具的限制,每次只能迈开半步,就在这半步之中,感悟武术技击的真谛所在。特殊的环境、艰苦的训练条件,三年的狱室生活成就了“半步崩拳”的惊天绝技。    本人一位孙姓师长经常讲起他初学武术时的经历,他本人所学为八卦掌,其师姓王。当年他学习八卦掌时,开始走圈,两年之后,自认为“圈”已经走的不错了,而师父并没有继续传授其他的功夫,于是就问师父,是不是继续学习其他的技能,师父却说不行,还没到火候。你什么时候走到我站完桩,就算合格啦。于是,王老先生开始站中低马步的亮翅桩(也有叫夹马桩),王老先生在中央,孙师则围着王师开始走圈,师徒两人开始一同练功。一个时辰过去了,王老先生如松入地,纹丝不动。两个时辰过去了,王老先生依然如故。三个时辰过去后,孙师已经走的精疲力竭了,他偷眼看了一下王老先生,只见他如老僧入定,声息皆无。而他则以举步维艰了……之后,王师告诉他,什么时候你发觉树在围着你转的时候,就是功成的时候。“武无第二”必须要付出极大的艰辛、汗水。    万籁生先生在论及武术运动的衰落时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的消失。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,从某种角度上讲,固然是一种无奈,但它也提醒武术界,武术要重新获得发展,必须依据武术的内部逻辑和外界变化,确立新的发展思路。“艺不轻传”的得与失    在过去的社会里,无论是什么技艺,都很难学到真谛。所谓“艺不轻传”,“艺不外传”“传男不传女”等等清规戒律。其原因很多,主要的原因就是恐误传匪类。唯恐独门绝技外传后,失去“武无第二”的地位。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收到普遍诟病,这种门户之见造成武术运动无法推广,甚至造成众多绝技的失传。    但这种授艺方式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所谓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因为得之不易,所以才使得之者倍加珍惜。当年王征南学艺于单思南,从师多年,直到单思南临终之时,才将本门绝技点穴法,传给王征南。王征南得到后勤修苦练,最终成为一代武学宗师。    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的学艺经过,更能体现这种授艺的思维方式。杨露禅偷学太极拳,白天不敢公开练习,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独自的操拳演练,直到后来被陈长兴发现并承认、传其正统的功夫后,才走上学习太极拳的正途,苦修十余年,终于成为一代空前绝后太极宗师,开创了太极拳新的天地。    曾经盛极一时的武当太乙门铁松派,因反清复明受到清廷迫害,隐姓埋名于民间,历代单传,每代只传一人。直到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中期,一个偶然的机会,才由阎政昌老先生历尽千辛将武当太乙门的绝学从庙中学来,并开枝散叶,开创太乙铁松俗家一脉。    很多武林宗师的学艺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,经过艰辛的努力,奋力拼搏最终才学到的。反观现在,各门各派都相对开放,社会信息沟通更加方便,武术习练者得到真传的机会更多,但却鲜有大成就者,原因固然很多,“得之于易,失之于易”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。武术训练的路径之失    除了这些外部情况造成的武术发展的波浪轨迹,武术运动内部的逻辑变化和路径选择,同样造成了武术运动本身的衰落。其中,最重要的莫过于训练方法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。    在传统武术界有句名言:“入门先占三年桩”,这几乎是所有传统武术门派共同的基本要求。通过三年站桩的修持,使练习者初步奠定练习传统武术所需要的基础技能——内功。基础的正确与否将决定习练者功夫成就的高低。少林二郎门要求门人,“少林十三桩”要连续练三年,功夫有成后,再进入拳术的操习。这一点与现在练习少林拳的有很大的不同。    李仲轩老人在其文章中也讲过有关的问题:“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、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,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“浑元桩”.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“三体式”( 就是劈拳架势)都不让站,说过:“动静有别”的话。”(见李仲轩文集)    为什么尚云祥先生强调站“浑元桩”呢?不让李仲轩老人站三体式呢?尚云祥先生回答是“动静有别”,什么是动的基础?什么是静的基础?答案只有一个:浑元桩是静的基础,三体式是动的基础。因为三体式是形意拳用于实战技击的基本功法。那么什么是形意拳的基本内功呢?显然就是李仲轩老人站的“浑元桩”!这显然与现在的形意拳练法截然不同。按李仲轩老人所讲、薛颠先生确定的形意拳内功入门的标准“浑元桩站二小时,双手抓住双杠的一头能够将身体悬起来”(见李中轩文集)。浑元桩是培养元气的基础,是培养内劲的基础,更是六合内功的基础。现在的形意拳则是以三体式为内功的基础,叫做“万法不离三体”。如此,练习拳术的基础功夫不同,其结果也不一样了。基础不打好就很难练出好功夫,也就不会再有“尚云祥”式的人物出现了。   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“十年太极不出门”,这是现代太极拳的真实现状。现在的太极拳从形式上大概可分成两个流派:一个是松柔流派。该流派主要提倡的是大松大软,在松软身体上下功夫。从站桩就开始,一味求松得怎么样,松的程度如何。求松无可非议。但是,从太极拳的理法上讲,松只是太极的一半,是太极图中阴鱼的部分。太极拳是从道家传出来的,它的理法要符合道的含义。道家有句名言“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”,只有阴柔没有刚猛,焉能称为太极?如果只有“松、柔、绵、软”怎能临阵拒敌?    宋书铭唐传“三世七太极拳”的八字歌:“掤履挤按世间稀,十个艺人九不知;若能轻灵并坚硬……” “轻灵与坚硬”并存。充分说明了古传太极拳绝不是一味“松、柔”。那么“坚硬”的含义是什么呢?难道就是现在的举杠铃?练石锁?显然不是。这个答案依然要从古代先人的歌诀中寻找:王宗岳“若言体用何为准。意气君来骨肉臣”在站桩或者行拳的过程中,要着重注意“意气”在松的状态中,用意气来“拿劲”,拿的“坚硬”的刚劲。杨澄浦先生的“棉中裹石”就是典型的“轻灵并坚硬”。道路不明焉能练出像杨露禅、陈发科、吴鉴泉式的好功夫?理法不明功难成    现在武术训练在很大的程度上,讲的是套路,套路越多,招式越多说明这个拳法就好。于是,就有了百余式,以及更多的套路。很多精研多种拳法,多种套路的拳家,在临战对敌的时候,并不知道怎样对敌。原来所学在实际的对阵中竟然毫无用处,“烂力巴打死老拳师”的事时有发生。究竟是所学的功夫没有用,还是自身不会用,两者皆不是。这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练法与过去截然不同所致。过去在练习武术套路之后(或者同时)还要进行“拆拳”,什么是“拆拳”?就是把所学的成套的拳法,按着实战的需要拆成单式来练,过去老一辈叫单操手。在武术界有句名言叫“千招会不如一招精”。一招精湛无人能敌,典型的例子就是郭云深老先生的“半步崩拳打天下”。现在的“拳打千遍”是一个套路打一千遍,过去“拳打千遍”是一个单操手一天“打一千遍”这就是差别。单操式打到熟、精,由有意识的练习,到无意识的运用。这就是由有拳到无拳,由有意到无意,“无意之中是真意”的道虚相合的境界。与现在练法成就截然不同。    现在练习武术,往往在练习中不断的在动作上下功夫,不断纠正自己的动作,力求与某师相同,有的甚至把某一个动作结构分析的过于精细。比如,手与肘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,脚向前迈出多少公分等等。殊不知人体的个体差异很大,身体的各部比例也不尽相同,适合师父的角度,未必适合你。过去的中华传统武术在传习中对于招式的动作结构也是十分注意的。但是,其注意的内容却不一样,过去的老一辈武术家主要根据每个徒弟的身体条件,决定动作结构是否合理。因此,每个徒弟的功架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点差别。于是就出现了一师传九子,九子各不同。但他们的行拳走架时的理法是一致的。在行拳的时候,追求的内在感觉是相同的。比如:太极拳在练习拳架时,更多的是注意每一个招式的特点,招式的目的,把每个招式要发的劲体现出来。把棚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列、肘、靠等八法劲路尽可能发挥到恰到好处。这就是过去的传统武术在练习时的心法特点,老一辈的人叫“操拳拿劲”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把传统武术所需要的各种“劲”练到身上,才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。博而不精缺乏实战    传统武术从练习开始,到实际的应用,有很多的环节要走。最重要的就是实战的练习,对于本门派的内功有所上身以后,还要进行招式的演练,而在招式的演练过程中,首先要自己练得纯熟,精确,之后就要进行实际的应用练习。开始是门内的师兄弟一起练习,传统武术称为对练。由慢到快,由轻到重。由基本的招式、手法,到复杂的身法、腿法、脚法。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实战的序幕。在过去,所有的对打练习,都是在双方丝毫没有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进行。因此,在进行中,如果自己的动作稍有差别,或者比对方稍微慢一点,都会有受到伤害的可能。实际上“武无第二”的含义从这时就开始了……    从有规定的对练,逐步的过渡到无规则散手,是一个本质的转变,只有转变到毫无规则的、不限招式的对打状态,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武术的实际内涵。现在的武术在很大的程度上,是学习了“三天”,就开始对打。很难发挥中华传统武术真正的内涵。当代武术急需寻找新思路    科技和时代的进步,使得武术在军事战争中的地位下降,强身健体、抗暴自卫、修身养性成为其主要功能,这正是武术运动外部环境和自身逻辑的选择。但是,由于现代体育运动的影响,武术的内涵正在衰落,而为了挽救武术进行的商业开发,不是过分强调了其观赏性的一面,就是急功近利,把武术变成了毫无内涵的搏击表演。    武术运动在改革开放后复兴,其路径选择十分坎坷,但毕竟在经历过一段时期的武术舞蹈化之后,随着对文化传统认知的提高,逐渐回归其本来面目。武术界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逝去的“尚武精神”,这其中就包括央视的“武林大会”。但是,由于经历了太长的曲折及时空跨度,现在的武术无论从训练的目的、方式,以及意识,与过去传统武术的内涵均相去甚远。所以很难再出现向郭云深、杨露禅、尚云祥、孙禄堂式的武术家。    因此,武术运动要发展,必须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情况下,回归武术传统,寻找武术真正的内涵。几千年来,中华传统武术那充满神奇、无限魅力的神韵,引导、造就了无数个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,龙吟虎啸的余音至今绵绵不绝。但是,现在的中华传统武术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,如果把民国时期的武术家如董海川、郭云深、杨露禅他们比作皓月的话,那么,当今的中华武坛恐怕连星星都没有。这不是个人的耻辱,是武术界的悲哀。只有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们,认真的按着“古法”传教,不再自珍其密,才能为中华传统武术的复苏作用应有贡献,才有希望使昨日 “龙吟虎啸”、“群星荟萃”的局面早日重现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。(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)
分享到: 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2#
葫芦 发表于 2009-10-11 08:06:18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:昔日龙吟虎啸 今朝月落星稀

这么好的帖子才看到,没人顶贴呢?现代人讲究快捷,什么事情都求快,功利心太重。心不静,啥都学不好。而且现代人的德行普遍不高,认为自己不错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,跟老祖宗的标准差的十万八千里,俗话说:祖先留下绝妙技,不可轻传额歹人。练武修道还得靠德行提升,这肯定是成正比的。
3#
映月居士 发表于 2010-1-29 21:48:02 | 只看该作者
工业化快速加深的现代社会,人们生活节奏相对快,加上物欲横流,好逸恶劳,真能静下心来修炼的人确实不容易。经常见许多人打麻将可以熬通宵,但要是让他练功,半个小时也吃不消。这也算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
收缩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 ( 辽ICP备05002256号  

GMT+8, 2024-11-1 07:53 , Processed in 0.08819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